首页 > 财经生活 > 财经生活 > 电池产能过剩380%,价格战将从北京车展后,打到2026年?

电池产能过剩380%,价格战将从北京车展后,打到2026年?

发布时间:2024-04-15 12:01:44来源: 152102

为了把车卖出去,现在的汽车圈已经从宫斗剧,进一步降级到了幼儿园里小朋友的场景。

比如,打不过就叫家长;比如,鼓励“社畜”;比如,之前是用手拿着盆来泼脏水,现在却进入洒水车批量作业的意思;再比如,车企可以选择性忘记“互联网有记忆”的社交法则,说出一些让行业略感突兀,却又可以接受的话。

  

周一,车企聚焦辟谣。理想辟谣了裁员,阿维塔辟谣无意收购停摆50天的高合,丰田把自己的灵魂交给了华为;周二,蹭小米SU7流量的智己L6爆发了一连串的故事,为了新车的发布,有员工错过孩子出生,连阳四次不请假,把年幼的孩子送去寄宿学校,以及为了证明自己比小米好,但搞错了小米的数据,被要求书面道歉;周四,奇瑞在智界上放弃灵魂,尹同跃在演讲上直接点明“在中国,造好车离不开华为技术”,以及智己举报被小米网暴,但用词含糊,只提及了有关部门、相关机构,建议它们学习其他车企法务部模式,而非眼前的摇人模式。

  

成年人的世界里,没有对错,只有利益。所以总之,这些都是被卖车逼的。尽管北京车展还没有正式开幕,但市场可预期景象已经诞生,30万元以上看点不足,30万元以内的价格战愈演愈烈,开始不讲道理。

如果价格降不下去,那就逼一逼供应商

虽然没有开幕,但2024年北京车展已经展示出了和4年前,甚至和疫情中国际车展的最大不同。

高关注度且承载销量的燃油车,价格更多下探到20万元内,新能源车,价格下探到30万元内。且这不止是因为价格战把终端优惠打到了这个价位区间,更是车企的主动行为,即主动将车价降至这一区间。

  

2020北京车展中,豪华车领域热点是40万元以上的奔驰E级与宝马5系厮杀,合资品牌是途昂X,甚至是韩系的现代起亚都在冲击高端,都在20万元以上;中国品牌主线是冲高,传祺M8冲到20万以上畅销,高合HiPhi X卖到68万起步,主销版本20万元以上的坦克300则长期加价,蔚小理新品均不低于25万元。

  

2024北京车展中,奔驰宝马选择不在4月的时间点里贴身肉搏,奔驰纯电G级、宝马i4、MINI都是细分市场出击。合资板块里,南北大众的落点都是重磅油车的换代,包括途观L Pro、全新迈腾,都将是接下来15-20万元的重要参与者,丰田拥抱比亚迪和华为,而本田的新电动车已经盯着15万元级别。中国品牌则均已全面拥抱降价潮,理想L6将在车展前公布自己最便宜的车型,会不会23万元起步,华为的问界M5定位低于问界M7,而问界M7的翻红则依赖降价超7万元。蔚来和小鹏分别推出第二品牌,前者拥抱25万,后者拥抱15万元级。

  

好了,如果再加上最近和小米舆论搏斗的智己L6,半固态电池包装成固态电池,但预售价最高不超33万元,一切都在向下卷,向内卷。甚至于还有一个趋势,之前取代老年代步车的A00级新车,在连续下滑了超过1年之后,又有吉利、奇瑞等车企开始重新加码推进,很能说明“抢销量难”的问题。

  

而摆在消费者面前的事实也很清晰,为了应对持续不断的价格战,老车官降和终端优惠,除了比亚迪来做比较有效之外,不论是特斯拉的8000元保险补贴,还是蔚来的10亿元置换补贴,理想的终端1.8万元优惠,最终的刺激程度都不算大。因为从月销量上来看,政策前后各品牌的销量波动不过在5000-1万台之间,对整个市场的影响意义有限。

  

技术进步和规模化效应,它们只掌握在少数车企手中。应对价格战,多数车企选择的是用缩水进行应对,包括明面的,也包括背面的。明面的,比如余承东对智界S7的再次拯救。如果只看华为鸿蒙春季沟通会关于汽车前95%的内容,对绝大多数消费者来说,可以说是毫无用处。因为,没人想到,华为搞的再上市,就是把2023年发布会上说的内容再重新说一次。直到最后的5%时,公布价格与权益时,入门版电池包容量增加20kWh,CLTC纯电续航增加155公里,但最终价格仍为24.98万元。而Max和Max +版的后驱长续航智驾车型价格,下调了2万元。智能化上也有暗中变化,低配给了实现高速和城区NCA的ADS基础版。

再加上避免背刺老车主,送平板,送1万红包,最终新车的上市前后过程算是顺利。

华为用的是增配保价,最终相当于降价,小鹏则是用了最简单粗暴的办法,减配降价。最新的小鹏G6 PLUS版本,限时价格降到17.99万元,但付出的代价是音响系统砍掉了10个扬声器,主驾驶腰部支撑,以及前排座椅通风。

  

明面上的很好察觉,而暗面的则是更不易被察觉的部分,比如不久前理想L7的欣旺达/宁德时代/蜂巢电池混装事件,消费者提车后发现电池不是最大牌的宁德时代,这既有消费者自己对信息认知的问题,也有官方在销售过程中的信息同步问题。但不管怎样,理想又一次完成了成本的抓取。

  

传统汽车有3万个零部件,新能源汽车有1.5-2万个零部件,而二者的零件中有50%比例从零部件供应商手中购买,之中都是你我熟悉的名字,博世、大陆、宁德时代、比亚迪弗迪等。

合同早已签订,金额和零部件数量早已确定,但车企又对零部件商普遍有了继续下降3%-5%的需求。原因很简单,一辆车的一个部件如果能省出50元成本,卖出1万辆就能省出50万元。上万个部件中,不乏能有对成本再做文章的部分。

而且没人拦得住,电池产能过剩

进入2024年之后,最常见的零部件扣成本方式有两种,一是对内饰等车内材料使用皮换搪塑,搪塑换塑料的方式,再比如说老款有护板,新款取消了,以及隔音棉的有无,以及隔音棉尺寸从大变小。再比如,隔音玻璃的层数,或者供应商发生变化。这之中对消费者的使用未必会产生影响,因为符合设计指标,但细节体验上确实已经有反馈发生了变化。

  

二是对用户更不懂的机械、动力、传动等结构进行调整。继续以理想L7为例,2023款电机为汇川+华为,2024款电机换为蜂巢。当然,这还是比较显性可查的部分,其他部分还包括,新老款车型之间的电机功率忽然缩水,车辆的加速性能也减慢1秒。

当然,还有其他更多的缩水,比如安全碰撞方面,相同设计的车型在几年间测试规则不变的情况下,A柱/B柱的表现却有了不同。当然,上述的这一切,也是全球汽车工业发展了130多年至今几乎各家车企在不同时期都做过的行为,消费者也是千人千面,有人认为不重要,有人认为不可容忍。

而在当前的市场环境里,只要能把车卖出去,销量堆上去,剩下的很多细枝末节都可以先略过。

  

当然,多数车企在新能源当道的如今,能够最大情况做成本下探的部分,还是在于成本最高的动力电池。而再看看宁德时代、弗迪、中创新航等头部动力电池企业的新一轮动作,肉眼可见的一点是,价格战在2025年根本停不下来,要到2026年才有分晓。

且,说法与何小鹏、李想所说的不同。近几年进入淘汰赛的原因,并非是各家技术快速成长,而是电池产能过剩,车企不得不打价格战。

  

本质上,在2023年年末,2024年年初突然进一步加码的价格战,源自于动力电池忽然有了超过100GWh的库存,如果将这些库存全部用来制造比亚迪海鸥,那至少足够300万辆的产能供应。

数据,来自于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2023年动力电池累计销量为616.3GWh,累计装车量387.7GWh,累计出口量127.4GWh,库存为101GWh。

  

动力电池占据整车成本的30%-50%,这是2020年至今的行业共识,而随着2023年开始电池原材料碳酸锂价格陆续走低,动力电池的价格从飞涨,再进入快速下跌。

2023年上半年,磷酸铁锂方形电芯报价0.8元/Wh,2023年下半年,同类电芯报价0.4元/Wh,而进入2024年第一季度,此类电芯报价已降至0.3元/Wh内。一年时间,最关键电池成本组件价格下探超100%,粗略换算至整车成本,就有了超过20%的下降空间。

  

而即便是2023年的碳酸锂成本再来一次上涨的剧本,如今也难阻电池降价潮和价格战。

2023年,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已公开展示过数据,预计到2025年,中国市场产能需要1000GWh即可满足需求,而动力电池厂的规划产能为4800GWh,过剩超380%。

  

此前,动力电池产能的规划,是向全球扩散。不过,如今随着奔驰调慢2030年的电动化目标,欧美日等主要消费地区的电动化进程不达预期,以及吃过了2022-2023电池涨价亏的越来越多车厂开始自建电池产能,动力电池的产业竞争和优化格局,远比整车厂更严重。

  

因为底层技术上,当市场的流行趋势发生变化时,老技术、老设备、老工艺的电池产能几乎完全没有活路,会被车企要求更换。目前,市面上最新的畅销车型技术,充电速度已经均来到3C以上,换言之此前大量的2.2C电池,正在寻求活路。

另一方面,电池企业也开始放弃利润、改变原本的高姿态,想把电池产能卖出去,压力继续下探,所以车企的卖车压力指数级上涨。

  

电池厂带动之下,车企的逻辑也变成了,先拿下规模,再考虑利润。比如,比亚迪2023财报中的关键数据,汽车业务净利润率5.5%,就是特征。另外,一向强势的宁德时代,从2023年开始为了去库存,从高调变为低调。

  

坊间流传的,何小鹏为了和宁德时代拿货,曾在其总部蹲点过一周。而进入2023年,宁德时代先是向车企推出锂矿返利计划,如果车企多买,如果以某种价格签订合同,宁德时代就保价供货,不论锂矿价格是不是再上涨。另外,董事长曾毓群也频繁的出现在宁德时代与很多小厂的合作发布会上,比如江汽、东风猛士、赛力斯等。再比如,刚刚发布新车的奇瑞icar,年销量尚未成长,却也冠的是宁德时代合作的名头。

写在最后:

源头问题,大多是最关键问题。当下的动力电池产能结构正在变化,但车企为了应对更残酷的竞争,主线却是降低电池容量,直接降低成本,提升价格的竞争力。

越来越多的车企推出插混/增程新车,砍掉纯电,如华为的问界;越来越多纯电动车企推出小电池新车,如蔚来的第二品牌乐道,小鹏的第二品牌MONA。

纯电动车型的销量增速快速下滑,插混(含增程)的销量增速快速上涨,既是典型特征。

公开数据为,2023年插混技术电池装车量同比增长高达109.8%,且增速为纯电动的4.4倍。插混及增程多使用纯电续航100-200公里的动力电池,如问界M7上为40kWh容量。这在同类纯电动车型上则需要容量翻倍,如蔚来ES6为75kWh、100kWh。纯电动的销量不断走低,插混的不断走高,此消彼长之下,动力电池产能的淘汰和新的洗牌,其实呼之欲出。

所以,本质上不必讨论价格战会在合适结束的问题,因为源头的结束不可预期。可以预见的是,随着淘汰赛的打响,有车企会崛起,有车企会逻辑,电池行业的结构会随着销售端的变化而改变。

不久前的电动百人会上,从院士、到车企老板、再到动力电池企业都在提及相同的话题,“做强做大插混”。那么鉴于单车动力电池的需求的不断减少,有大量的库存和产能待优化,价格战能在2025年基本稳定下来,就已经是意外之喜。

财经生活更多>>

于柯鑫谈沃尔沃安全与创新:插混家族和“安全感”战略引领未来 “非主流年度车型”我选这10部,回顾2024车企们的得与失 问鼎中国-2024汽车新锐全媒体联盟车市评选奖项揭晓 史上最快 AMG GT 63 S E PERFORMANCE售228.55万 开年见喜 称心如奕!东风奕派eπ007如奕版迎春上市 埃安UT预售:比预期低1万,开启8万清场模式 奇瑞iCAR V23再推智驾版,售价11.98-14.98万元,能提升销量? 每一台大众都出众,上汽大众大众品牌再夺合资销冠 5000万三主摄+5500mAh+IP69防水,vivo影像旗舰顶配降到2873元 荣耀Magic7 Pro使用一个月,当初花了5699元,现在觉得值吗? 一加Ace 5标准版首发全新6400mAh电池 荣耀Magic7系列“大王影像”实测体验:弥补手机长焦硬件不足 荣耀GT全面评测:2199元打造游戏手机新标杆 诺基亚技术取得用于视频编解码和解码的装置、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专利 索尼公司取得用于自适应带宽操作的方法和装置专利 都是天玑7300线下机,但价格相差五六百,OPPO给红米上了一课 智己L6和小米SU7,这两台车,该怎么选? 中端刚旗舰,小米这新机太炸了 华为12月还将发布两款新产品 畅享系列新机或30日亮相 oppo平板哪款好?推荐3款平板型号,价格亲民好口碑,性能解读! 2024年内蒙古社会主义学院选聘5人公告 安徽马鞍山和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招聘劳务派遣制工作人员公告 2024年安徽博物院英文讲解员招聘公告 浙江宁波北仑区人武部招聘民兵教练员公告 浙江绍兴市越城区文化广电旅游局、绍兴滨海新区管委会联合招聘17人公告 2025年山东威海市文登区融媒体中心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3人简章 江苏苏州市立达中学教育集团赴高校招聘2025年应届优秀毕业生10人公告 广东江门台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招聘合同制工作人员公告 2024年广东韶关市卫生健康局直属事业单位招聘222人公告 2024年四川内江市东兴区服务外包发展中心选调事业单位工作人员2人公告